南斯拉夫邮编 | |
---|---|
中文名称 | 南斯拉夫 |
英文名称 | Yugoslavia |
国际邮编 | 999150 |
国际区号 | 381 |
与北京时差 | -7 |
当地时间 | |
域名后缀 | YU |
南斯拉夫介绍 | |
国名释义:即“南部斯拉夫人”。“斯拉夫”意为“光荣”。 国庆日:4月27日(1992年) 建军节:6月16日(1876年)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旗面自上而下由蓝、白、红三个平行且相等的横长方形相连构成,蓝、白、红三色是斯拉夫人喜爱的颜色。蓝、白、红三色旗由来已久。早在1804年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地区人民高举三色旗发动反对土耳其的起义;1918年建立“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1929年改称南斯拉夫王国,均使用三色旗为国旗。1945年成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1963年改称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在国旗上增添了镶黄边的红五角星。1991年,原南斯拉夫的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相继独立。1992年塞尔维亚和黑山联合成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新国旗上取消了五角星图案。 国徽:为盾徽。红色盾面上绘有一展翅的双头雄鹰,鹰胸前有一红色小盾。 国歌:“嗨,斯拉夫人” 首都:贝尔格莱德(Belgrade)。 自然地理: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的中北部,西与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接壤,北部和东北部同匈牙利和罗马尼亚为邻,东部与保加利亚交界,南邻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南部部分地区濒临亚得里亚海,领土面积10217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00公里。气候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地中海式气候。 人口:1054.4万(1995年)。南斯拉夫是多民族国家、主要有塞尔维亚族(62.6%)、阿尔巴尼亚族(16.5%)、黑山族(5%)、匈牙利族(3.3%)和穆斯林族(3.2%)等。官方语方为塞尔维亚语。主要宗教是东正教。 历史:公元6-7世纪,部分斯拉夫人越过喀尔巴阡山移居巴尔干半岛。9世纪起,开始形成塞尔维亚、杜克里亚(后称泽塔,即现在的黑山共和国地区)等国家。14世纪,塞尔维亚曾是巴尔干强盛的国家之一。15世纪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征服塞尔维亚,吞并马其顿、波斯尼亚-黑塞哥罗维那以及黑山部分领土,统治达500年。1878年,柏林会议承认塞尔维亚和黑山独立。1882年和1910年,塞尔维亚和黑山相继成为王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被击败。1918年12月1日,南部斯拉夫一些民族联合成立“塞尔维亚-克 罗地区-斯洛文尼亚王国”,1929年改称南斯拉夫王国,塞尔维亚和黑山成为其中一部分。1941年被德、意法西斯占领。1945年5月15日全国解放,同年11月29日,塞尔维亚和黑山与其他南部斯拉夫民族联合成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1963年4月改宪法,易名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1991年6月25日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两个共和国脱离南斯拉夫联邦宣布独立。1991年10月15日,波黑宣布为主权国。1991年11月20日,马其顿宣布独立。1992年2月12日,塞尔维亚和黑山两共和国领导人举行最高级会议,决定组成新的国家。1992年4月27日,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宪法正式通过,塞尔维亚和黑山两共和国联合正式成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经济:中等发展水平的工业、农业国。矿产资源较丰富,主要有石油、煤、铜、锡、钨、铝、铅、锌、铀等。水力、森林资源也很丰富。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主要部门有电力、采矿、汽车、机械、冶金、化工、电子、纺织、食品、建材等。农牧业较发达,北部伏伊伏丁那地区素有“谷仓”之称,盛产小麦、玉米、向日葵、甜菜等,猪、牛养畜业也较集中。黑山地区以生产葡萄、烟草和养羊业为主。由于受战争影响,近年经济严重受损。 2003年2月4日,南联盟议会通过《塞尔维亚和黑山宪章》,改国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简称塞黑)。存在了58年的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正式成为历史。 塞黑除设立总统、议会、部长会议(政府)和统一的军队及最高法院外,国家的其他权力均下放两个成员国。更名改制后,塞黑仍为一个统一的国际法主体,在联合国享有一个席位。根据《塞尔维亚和黑山宪章》,两个共和国在2006年2月之后有权通过全民公决确定是否独立。黑山2006年5月21日举行全民公决,正式计票结果为,参加投票选民中55.5%的选民支持独立,超过黑山全民公决法案规定的独立标准——55%。黑山议会6月3日晚召开特别会议,投票表决通过独立决议和独立宣言。2006年6月3日黑山共和国宣布独立。前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解体为塞尔维亚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共和国、克罗地亚共和国、马其顿共和国、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娜共和国、黑山共和国6个主权国家;而且,塞尔维亚共和国的科索沃自治省处于联合国监管之下,随时都会宣布独立。 外交:与我国建交日:1 9 5 5 年1 月2 日( 与原南斯拉夫建交日) 。 |